不等朱樉有所回应,人群中一个年轻小伙忍不住大声问道,“秦王殿下,您说的是真的吗?这新作物真有这么好?”
“工厂建起来,真是让我们做工?不是劳役?还能有钱拿?”
朱樉神色笃定,毫不犹豫地提高音量,让声音尽可能传得更远,确保每一位百姓都能清晰听见。
“老人家,这位小兄弟,本王在此向你们保证,所言句句属实!”
“这土豆、红薯和玉米,在其他地方已经广泛种植,成效显着,产量远远高于咱们平日种的庄稼。”
“而且,这些新作物种植起来并不难,咱们会安排专人指导大家。”
“从播种到收割储存,每一个环节都会悉心教导,大家不用担心学不会。”
说到此处,朱樉又把话题转到工厂上。
“至于工厂,那更是千真万确。”
“朝廷已经有了详细的规划,建成之后,需要大量的人手。”
“无论是力气大的青壮年,还是心灵手巧的妇女,都能在厂里找到合适的活计。”
“到时候,按月领取工钱,再也不用为了生计发愁。”
“大家可以用这些钱改善生活,让家人过上好日子。”
就在朱樉话音刚落之时,人群中又有人心急火燎地喊道,“殿下,可我们啥都不会,咋去工厂做工呀?”
“这个问题大家不用担心。”
朱樉脸上浮现出亲切的笑容,温和地回应着众人。
“工厂开工之前,会有专门的师傅教你们技术。”
“这些师傅都是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,会从最简单的工序教起,保证大家都能学会。”
“只要大伙肯用心,勤劳肯干,日子肯定能一天天好起来。”
“请大伙相信陛下,这一次是下定决心要帮助河南恢复生机,绝不会让大家失望。”
“从现在开始,咱们就一起努力,朝廷会为大家提供支持和帮助。”
“咱们齐心协力,一同见证河南重新变得繁荣昌盛,让咱们的子孙后代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。”
就在朱樉全心全意努力安抚百姓之时,一旁的学子和将士们也没闲着,开始有条不紊地给流民们分发食物,同时维持现场秩序。
而在稍远处,李奥和牛晓乾同样忙碌着。
他们正操控着一架无人机,密切查看着流民的情况。
随着一阵嗡嗡作响,无人机缓缓升空,朝着远方飞去。
王知府站在一旁,看着这神奇的无人机以及它传回来的清晰画面,整个人都惊呆了,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可思议。
他怎么也不敢相信,这么一个小小的物件,竟然能够像鸟儿一样翱翔在天际,而且还能将远方的景象如此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。
可当他再转头瞧瞧刘伯温、亲王妃、林婉香等人,发现他们皆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,似乎对这神奇的玩意儿早已习以为常。
王知府又不禁想起他们一行来时乘坐的那奇特无比的“座驾”,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,渐渐释然。
此刻,王知府看向李奥和牛晓乾的眼神中,已然不知不觉多了几分敬畏之色,他愈发觉得这两人深不可测,仿佛是从天上降临的仙人,将他们奉若神明一般。
就在这时,朱樉那边已经基本安抚好了百姓,面带微笑地朝李奥和牛晓乾走来。
“李哥,牛哥,这边情况如何?”
李奥顺手把操控无人机的设备交给林婉香,示意她将无人机收回来,转过头对朱樉说道,“老二,情况比咱们预想的要好得多。”
“从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来看,流民数量大概就一两千人上下。”
李奥环顾了一下四周,“此地不是细谈之处,人多眼杂,一切等回府衙再说。”
朱樉笑着点点头,“好,那咱们即刻回府衙。”
回到府衙,李奥从林婉香手中接过无人机拍摄的记录装置,连接到事先准备好的简易投影设备上。
随着设备启动,一束光线投射而出,将拍摄到的场景清晰地展现在临时悬挂的白布之上。
众人见状,纷纷围拢过来,目光紧紧盯着白布上的画面。
画面中,流民安置点的景象一目了然。
安置点里,帐篷大多是用旧布与树枝搭建而成,虽显得简陋,却排列得井然有序。
四周还挖了简易的排水沟渠,看得出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雨水天气,避免内涝。
帐篷外,晾衣绳上挂着洗净晾晒的衣物,一些孩子在空地上嬉笑奔跑。
朱樉看着这一幕,不禁点头称赞,目光中满是赞许。
“王知府,流民安置一事,你功不可没。”
“瞧这安置点,布置得井然有序,百姓生活也渐趋安稳,足见你用心良苦,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。”
刘伯温也微笑着附和,目光中透着欣赏。
“王知府,你将这安置点管理得井井有条。”
“从帐篷搭建的选址,到卫生设施的规划,再到对百姓生活的点滴安排,都处理得恰到好处,面面俱到。”
“河南能在历经诸多磨难后,有如今这样的转变,你出力甚多,值得嘉奖。”
王知府赶忙躬身行礼,脸上满是谦逊,诚惶诚恐地说道,“秦王殿下、诚意伯,过奖了。”
“下官不过是尽了些微薄之力,如今能得诸位大人认可,实乃下官之幸,也是下官分内之事。”
“啪,啪。”
这时,李奥轻轻拍了两下手, 清脆的掌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。
“王知府的工作值得肯定,但我们也不能放松。”
“老二,到时候王知府在流民安置等方面的功劳,你跟你爹如实汇报。”
说完,又将视线转向刘伯温,神色认真地说道,“刘老,您见多识广,阅历丰富,在这改革之事上,您最有发言权。”
“依您看,河南现在究竟适不适合推行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呢?”
“要是您觉得适合,咱们今天就立刻着手做出安排,先把基础框架搭建起来。”
刘伯温沉思片刻后,缓缓开口说道,“以老夫之见,河南当下推行改革,时机已然成熟。”
“河南历经连年灾荒,可谓是流民遍野,民生凋敝不堪。”
“旧有的社会秩序在天灾的猛烈冲击下,已然摇摇欲坠。”
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破旧立新的绝佳契机。”
“就拿土地国有化来说,我们完全可以借着安置流民这个时机,稳步推进这项政策。”
“将那些荒芜闲置的土地,合理地分配给流民们。”
“如此一来,既能解决流民温饱,又能恢复农业生产,稳定民心,为后续的改革奠定坚实基础。”
“而土豆、红薯、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入,无疑是雪中送炭。”
“这些作物产量高,适应性强,能够为缓解河南严峻的粮食危机提供有力支撑,从根本上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。”
“再者,工厂的建设更是意义非凡。”
“它不仅能吸纳大量流民就业,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,还能改变河南长期以来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。”
“随着工厂的兴起,商业、运输等相关行业也会随之蓬勃发展,从而形成一个多元的经济格局,让河南的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。”
说到这里,刘伯温神色一正,语气变得凝重起来。
“当然,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困难。”
“豪绅阶层因利益受损必然强烈抵制,百姓囿于传统观念,对新政策的接纳需要时间。”
“但只要我们策略得当,先试点示范,以实实在在的成果赢得百姓信任,再逐步推广,分化瓦解豪绅势力,改革并非不可行。”
朱樉神色凝重,微微点头,“刘老所言极是,本王也认为此时改革虽艰难重重,但却不得不为。”
“父皇深知河南的重要性,这里若能改革成功,于整个大明而言,都是极大的助力,甚至能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。”
“如今河南历经灾荒,百废待兴,若错过此时推行改革,日后怕是再难有这般契机。”
“所以,我们必须抓住当下,全力以赴推动改革。”
刘伯温微微点头,目光中透着睿智与沉稳,赞同道,“殿下所言极是。”
“河南虽历经磨难,饱经沧桑,但这磨难也在无形之中为改革撕开了一道口子,让新的理念与举措得以乘势而入,落地生根。”
“此时推行土地国有化,为流民提供土地,他们便有了扎根的希望,会成为改革最坚实的拥护者,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群众基础。”
王知府在一旁听着,只感觉脑袋嗡嗡作响,整个人都懵了。
他怎么也没想到,这些人来河南居然要对土地进行如此重大的改革!
虽然他还不完全清楚土地国有化到底是什么意思,但光从字面意思来理解,他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此事绝非寻常。
他深知,土地向来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本,也是各方利益纠葛的关键所在。
这改革一旦推行,必然会打破现有的利益平衡,引发各方势力的激烈反应,必将掀起轩然大波。
王知府额头微微沁出细汗,神色略显紧张,赶忙拱手说道。
“诸位大人,在下冒昧问一句,这土地国有化到底是何意?”
“还望诸位大人能为下官解惑,也好让下官心中有数,明白接下来该如何行事。”
刘伯温清了清嗓子,缓缓说道,“王知府,这土地国有化,便是将土地的所有权收归国家所有……”
王知府听完刘伯温的讲述,低头思索片刻,说道,“刘老,您说的这些道理,下官明白。”
“这土地国有化若能顺利推行,于国于民,确实都是一件大好事。”
“只是,这土地一直以来都是私人所有,百姓们祖祖辈辈都认为土地是自家的产业,突然收归国有,恐怕他们一时难以接受。”
“而且,那些世家豪族在河南根基深厚,土地乃是他们财富与势力的重要支撑,这一举措必然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利益,他们定会强烈反对,这推行起来怕是困难重重啊。”
朱樉脸色一沉,斩钉截铁地说道,“王知府,你所担忧的这些,父皇都已经考虑到了。”
“此次改革,绝非一时冲动之举,而是关乎大明稳固根基、福泽万民的大计,容不得半点退缩与迟疑!”
“百姓一时难以接受,便加大宣传力度,派得力之人深入民间,将土地国有化的益处掰开了、揉碎了讲给他们听。”
“让他们知晓,往后种地,赋税更轻,收成更有保障,日子只会越过越好!”
“至于那些世家豪族,哼,他们的反对,本王岂会惧怕!”
“他们为了一己私利,长期以来鱼肉百姓,致使民不聊生。”
“若有胆敢公然违抗朝廷政令、妄图破坏改革者,休怪本王动用王府护卫,以雷霆手段处置!”
“父皇派本王来河南,便是赋予了本王便宜行事之权,本王定要将这改革推行到底,不负父皇所托!”
“王知府,你在河南任职多年,对本地民情、各方势力了如指掌,改革之事,困难重重,还需你多多助力,为本王出谋划策,共同推动改革。”
王知府听闻朱樉这一番措辞强硬的话语,心中猛地一凛,忙不迭地躬身行礼。
“殿下切勿动怒,下官必定不遗余力,倾尽全力协助殿下推进此番改革。”
“只是这推行改革,千头万绪,还望殿下与诸位大人尽早做出周详完备的部署,下官定当赴汤蹈火,万死不辞!”
李奥目光环视着众人,“既然如此,那我们便刻不容缓,即刻着手搭建改革的基础框架。”
“王知府,你对河南本地情况最为熟悉,先从统计各地土地和人口数据开始吧。”
“这是土地国有化改革的基础,只有清楚掌握了这些信息,我们才能合理地分配土地,安置流民。”
“另外,还要详细记录世家豪族的土地占有情况,以及他们的产业分布等信息,做到心中有数。”
王知府连忙点头,“是,下官这就安排人手去办,定会尽快将详细数据统计完备,呈于诸位大人。”
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