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君上!
杭州城。
驰援江阴的十三万援军已经出发了,这两日,朱常淓也算是了却心事一桩,轻松不少。
书房内,朱常淓正捧着韩霖送来的徐光启着作细细研读。
门外韶光好,帘卷秋风清。
始皇帝疯狂的汲取着这个时代的先进知识,一闲下来,他便会钻在书房里,就像是那寒窗苦读的学子。
李宝端着一碗汤羹轻轻走了进来。
“殿下,歇息片刻吧。”
朱常淓闻声,放下了手中的书卷,慨然叹道:“这徐阁老若是还活着就好了!”
“还好有韩侍郎在。”李宝回答道,顺便将手中的汤羹递给了朱常淓。
正要端碗,此前那心尖绞痛之感忽然迸发,这回,来的异常猛烈,朱常淓狠狠揉搓着胸口,连声疼的直冒冷汗。
李宝吓了一大跳,急忙转身,要叫医官。
“慢......”
朱常淓喊住了李宝,李宝不解,只好转身回到朱常淓身边,一脸担忧。
歇息一阵,刺痛感渐渐消失,朱常淓长长出了一口气,然后急忙起身,匆匆朝着房外走去。
李宝紧追其后,不知道潞王要做什么。
王府门外。
正对着大门的街边,蹲着一个中年男子,正静静注视着王府,脸上有些犹疑之色。
王府的侍卫们也在盯着男子看,脸上充满了警惕。
潞王府临着主街,朱常淓并没有为了安全扩大卫戍禁区。
只是在门口安排了轮值的班直侍卫。
男子已经蹲在那里许久了,自然是引起了侍卫们的注意。
就在这时,朱常淓匆匆从府门中走出,开始面色焦急的四下张望起来。
李宝莫名其妙,不知道这潞王殿下在找什么,但又没敢问,也跟着四下查看。
男子见有人出来,只觉得心跳加速,就像是要从胸膛中蹦出来,顿时从地上站起,呆呆地看着府门前的那人。
朱常淓的视线最终是定格在了正对面的男子身上。
四目相对,仿佛时间凝滞一般。
任那街市喧嚣,此时也入不得耳。
任那秋风萧索,此时也迷不了眼。
看那人,静无言,又哽咽,是泪涟涟。
正此时,街无人,心相颤,是意阑珊。
朱常淓伸手欲召,却激动地手有些不听使唤。
李宝盯着对面那汉子,个头中等,身形壮实,面相方正,一副农人打扮,背后吊着斗笠,但其身上,处处透露着王侯将相的气质。
这让李宝不禁暗暗猜测是不是又是一位前来投奔避祸的藩王。
这府上已经有唐王与楚王客居了,这再来一个,那可就热闹了。
朱常淓站在那里,望着熟悉的面孔,心中的感觉十分奇妙。
跨越千年的相见,喜悦之情,尽化作相顾无言,只在微微一笑中,彼此了然。
男子缓缓走来,朱常淓也急忙下了台阶,走到了男子身边,把住了他的手腕,拉着他往府中边走边问道:“可曾用饭?”
“还未,一大早便来了。”
“走,先饱餐一顿!”
“谢君上。”
李宝跟在后面听得一头雾水,君上?
此人为何称呼殿下为君上?看来应当不是王侯宗亲了。
王府上房正堂,两人落座。
李宝遣人去膳食房传话准备酒菜。
“将军果然不忍独弃寡人!”朱常淓开怀笑道。
“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!”王翦眼眶有些发红,声音略有颤动地答道。
尽管眼前的君上换了容颜,但王翦一眼便认准了。
他心中震惊,但转瞬又自嘲起来,连自己都莫名其妙的重生,那君上再世又有何奇怪!
府门前,朱常淓腰间的佩剑王翦一眼就认了出来,那是定秦剑!
朱常淓问起了王翦这一路上的事情,王翦便一一说来,君臣二人聊得热切,可一旁侍立的李宝听得却是心惊胆战。
乖乖!我都听到了什么啊!
那一刻,李宝感觉自己的名字已经在阎王爷的生死簿上写下了第一笔。
他的心中渐渐有了一个天马行空的猜想,但是他不敢深思。
站在那里,李宝紧张的汗水已经打湿了后背,他想找个由头抽身离开,却又不敢插嘴。
侍女们很快上齐了酒菜。
朱常淓与王翦对饮起来。
看着眼前温文尔雅的君上,王翦觉得始皇帝身上的霸道之气变得内敛了许多,倒是王者风范更加浓厚。
想来许是环境的改变,亦或是经历所致吧。
李宝小心的为两人添酒,时不时就偷偷观察着王翦。
寡人?君上?王翦?
不会......
李宝心中更加确定自己的那惊天的猜想是正确得了。
君臣二人正在开怀畅谈,门外忽然来了一名小内侍。
“启禀监国,兵科给事中张煌言求见!”
朱常淓一顿,随即便吩咐道:“先带去书房候着。”
张煌言?
王翦心想这不是老熟人嘛!
于是便向朱常淓道:“君上,正是此人带臣一路前来杭州。”
“哦?竟有此事?”
朱常淓心下惊奇,没想到张煌言和王翦竟然还有交集。
王翦将其中来龙去脉说了一番,朱常淓恍然大悟,原来是在湖广相遇的,张煌言这家伙,也不知道是眼光毒辣还是真的碰巧,竟然能在人群中一眼便看出王翦的不同。
“李宝,去将张玄着带到这里吧。”
既然两人早已认识,那也不必顾忌旁的。
李宝如蒙大赦,赶紧领命而去。
跑到堂外,李宝深呼吸一口,狠狠给了自己一耳光,心中暗道:李宝啊李宝,你可得管住嘴喽,上头和下头,总得保住一个!
不多时,张煌言便被引到了正堂中。
一进门,他就看到了座中的王翦,顿时愣住,满脸疑惑。
愣了半晌,这才回过神来向潞王行礼。
“玄着,坐吧。”
“谢监国!”
张煌言落座,心想这王翦怎么在王府?
“玄着此来有何要事?”
“嗷,监国,臣此来原本是想向监国举才的......”
“何等大才,要玄着专门跑一趟?”
张煌言看着潞王似笑非笑的表情,眼神古怪的看了看王翦,总觉得自己像是被戏耍了一般。
“这大才已经自己上门了,正是王翦先生。”
“哈哈哈~”
朱常淓不禁莞尔,见张煌言满脸狐疑,指着王翦道:“你这是算毛遂自荐了。”
“王先生,您的故人可曾寻到?”张煌言问道。
“寻到了。”说着,王翦便看了朱常淓一眼。
张煌言瞬间反应过来,微微惊诧,没想到此人竟与潞王是旧识!
这其中,还真是耐人寻味了。
等等!
张煌言一瞬间脑中闪过了许多片段细节,心中忽然生出一种奇妙的想法。
潞王之剑,乃秦剑样式!
面前此人,又自称王翦!
嘶~~~~~~
张煌言顿时心中生出了惊涛骇浪,眼中满是惊讶地看向了王翦与潞王。
朱常淓默默端起酒杯,自顾自喝了一口,面色平静地瞧了张煌言一眼。
王翦也是冲着张煌言淡淡一笑。
懂了!
张煌言瞬间知道了,自己想到的,恐怕是真的。
但,这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
他赶紧举起酒杯,冲着朱常淓敬酒道:“恭喜殿下,无论古今,故人重逢都乃是人生一大快事!”
“玄着所言甚是!”
一杯烈酒入喉,君臣三人心照不宣。
张煌言拼命平复着心绪,看着王翦,心中暗道本以为是重名,没想到是本尊,怪不得精通兵法。
再想想史书中记载的战绩,张煌言又心中觉得庆幸,王翦的到来,令国朝如虎添翼!
大明不缺将才,但缺帅才。
在张煌言的记忆中,崇祯以来,诸位督抚中,真正有大帅之才的屈指可数。
秦督孙传庭算一个,可毕竟独木难支。
五省总督卢象升也算一个,但奈何兵微将寡,最终力战而死。
最有统帅之才的还属三边总督洪承畴,可惜这厮,做了贰臣!
“对了,臣还有一事,南都有线报传来,清廷要改南京为江南省,清军似乎要大换血了。”
张煌言转移了话题,说起了最近的形势。
“哦?莫非要换下多铎?”朱常淓忙问道。
“正是,洪承畴与伪贝勒勒克德浑已经到了南京,想来很快就会有新的动作。”张煌言答道。
朱常淓点点头,沉思起来。
怪不得清军都去攻江阴了,看来是揣着临走再捏一捏软柿子的心思。
只希望张国维的援军能尽快赶到,化解江阴之围,彻底让多铎无功而返,狠狠打击一番清军的气焰。
“洪承畴这厮胸怀大略,素有帅才,他太了解大明了,不好对付啊!”朱常淓幽幽叹道。
“监国何必担忧,王将军岂不是来的正是时候。”张煌言笑道。
王翦对阵洪承畴?
朱常淓一愣,随即大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