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3章 征虏大将军
二十六日,巳时初,明军翁之琪部大营遭遇清军突袭,清军奇兵两千,放火烧营,留守大营的明军猝不及防,大溃。
刚从前线撤下来休整的翁之琪得报,仓促之下,率军回援。
待他返回袁溪之畔的营寨之时,火势已经蔓延,殃及邓文昌的大营。
留守的兵卒已经尽数撤出,火势太大,已经无法扑救。
后营粮草辎重,皆焚于火海之中。
翁之琪望着火烧连营,气的浑身颤抖,怒而拔刀斫石,以泄心中愤懑。
这时,有留守将官满脸黑灰的跑来,跪倒在了翁之琪面前,悲愤道:“末将无能,请将军治罪!”
“敌军何来?”
“敌军自北顺水而来,突袭我后营,末将率部救援不及,鞑子纵火,掠杀片刻后便退去了。”
“你这颗脑袋暂且先留着,战后再做计议!”
翁之琪看向了北方,敌军顺水而来,必是潜藏于泽湖之中。
大意了!果真是大意了!
眼下粮草被烧,大军无以为继,不能再继续作战,只能暂且退至袁溪西岸,结寨自守,等候咸宁发来粮草,再图进取。
于是翁之琪火速向邓文昌传话,命其退兵。
前线,邓文昌正在亲自督兵猛攻金牛镇北岭,明军的火炮将北岭轰的碎石迸飞,草木成泥。
京营士卒正成纵队分数路齐齐向岭上攻去。
清军滚石以阻,明军避之不及者,皆被杀伤。
为了防止清军自金牛镇中杀出,袭击进攻部队的侧翼,邓文昌以两千兵前出,防御金牛镇。
清军参领苏拜远望见明军大营起火,知道己方奇兵得手,猜到明军粮草被烧,即将退兵。
那支奇兵正是留守在泽湖之中的兵马,苏拜早就对其有所安排,命他们相机而动。
眼下奇兵得手,苏拜并不打算就这么轻易的放走明军。
于是他向金牛镇增兵至一千,由麾下精锐佐领统帅,准备在明军撤退之时,衔尾追杀。
不久,邓文昌得翁之琪传话,知大营粮草被烧,事不可为,便果断下令进攻的兵马开始有序撤回。
列在金牛镇外的两千兵也开始缓缓后撤。
苏拜见状,下令镇中兵马出击。
一千清军杀出,正在撤退的明军被迫止步,准备迎战。
邓文昌见状,暗道眼前的鞑子竟如此难缠,正欲再遣兵马掩护,但忽闻当中山头上有呼啸声传来。
闻声,只见空中飞来数块巨石,砸在了邓文昌阵中。
投石机!
明军死伤数百,石屑飞溅,亦伤及不少。
清军轻兵奇袭,没有携带火炮,但是苏拜却是在金牛镇伐木取材,打造了简易的投石机。
虽然原始,但居高临下,尚可大用。
邓文昌无奈,鞑子就像是恶犬一般紧紧咬住了自己的那两千兵,使他们不得脱身。
现在又遭到了鞑子投石机打击,主力只能后撤。
邓文昌欲冒飞石救援,但被部下阻拦,一旦去救,正中鞑子下怀。
于是,邓文昌忍痛后撤,在投石机射程之外,留下了一千兵马,见机接应。
苏拜见从明军身上咬下了一块肉来,大喜,立刻再遣五百兵出击,又令南岭之上,亦遣五百兵夹攻。
被缠住的明军断后的两千兵马很快便遭到了鞑子的两面夹攻,陷入了苦战之中。
鞑子十分精锐,悍不畏死,又身手非凡。
两军死战,明军最终不支,阵型崩溃,被鞑子分而围杀,最终全部战死。
被邓文昌留下接应的明军见状,只能迅速退去。
午时末,明军全军退还袁溪西岸立寨休整。
首战金牛镇失利,翁之琪火速向咸宁发去了战报。
一战损失三千余人,以他们两部的兵马,断然没有攻破金牛险地的希望了。
鞑子精锐,准备充足,非重兵难克。
......
黄冈。
金声桓得知大治被攻破,副将汤执中全军覆没,战死城中,又惊又怒。
这时,他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,鞑子以黄冈为饵,引诱他来攻。
于是,金声桓当即召副将王得仁,命其领军两万,立刻回救大治。
王得仁领命,率军渡江,于樊口登陆,准备南下回援。
可没想到在樊口,大军刚刚集结完成,游骑便送来急报,有清军两万,自西杀来。
王得仁大惊,火速整军面西,准备迎战。
敌军自西而来,想来是应当是武昌清军出击,前来攻取樊口,以阻己方渡江。
两军忽然遭遇,清军领兵的正是参领瓦尔喀,在接到陈泰的军令之后,他亲自率军来攻樊口。
为了抢在明军渡江之前赶到,瓦尔喀一路急行军前来。
见明军刚刚上岸,于是瓦尔喀下令全军止步,原地歇息。
明军的游骑一定已经发现了他们,明军主将必然不敢无视他们直接南下。
瓦尔喀并不着急作战,只要将明军吸引在此,目的也就达成了。
陈泰给他的任务就是牵制黄冈明军,不得使其南下回攻大治。
王得仁见清军按兵不动,便明白了清军意图。
可樊口重镇,不容有失,要想放心南下,必须先击败这支鞑子才行。
于是王得仁遣部将领军三千,西出试探。
结果清军以强弓硬弩射退,并不打算接战。
这可把王得仁给难受坏了,战又不战,退又不退,令他也进退不得。
敌我兵力相当,他若是全军压上,即便得胜,也将无力南下进攻。
于是王得仁下令全军暂驻樊口,先确保樊口不失。
他向金声桓送去了信,请金声桓再调一万兵马,接防樊口。
得知清军来抢占樊口,金声桓意识到不妙,樊口若失,他这黄冈就成了江北孤城。
一旦清军从别处调兵围攻,他就会陷入重围。
权衡利弊之后,金声桓决定放弃黄冈,全军南渡,屯戍樊口。
二十六日午时,金声桓兵至樊口接防,与清军对峙,王得仁遂得以脱身南下。
清军参领瓦尔喀在樊口西北安营扎寨,准备长期对峙。
金声桓亦在樊口布置防御,做好了与清军久持的打算。
王得仁令所部步骑两万向南急进,从樊口到大治有七十里路。
但大治以北,有铁山为藩篱,距离樊口大约五十里。
王得仁于二十七日午后,率军进至铁山以北十里外。
夜不收的消息很快传回,铁山之上,清军大旗招展林立,人影幢幢,山体之上,壕沟纵横,洞穴遍布。
更有土墙栅栏,陷坑暗刺,几乎整座山已经被清军改造了一遍。
王得仁听后,不禁头皮发麻,这等防备,足以称为固若金汤。
光靠他这两万兵马,想要突破铁山防御,似乎不大可能。
但不死心的王得仁决定亲自抵近侦察一番。
于是他便率亲骑三百,来到了距离铁山五里之外,寻了一处隐蔽地点,举着千里镜观察起来。
果然如夜不收所报,山顶之上,遍布守军。
整个北坡,更山腰壕沟之前,更是重重阻截,几乎无落脚之处。
王得仁看了一眼,便信心全无,过铁山,是通往大治的最快路线。
不然的话他就只能率军绕路,自铁山向西,从大治西北方向进军。
可现在问题是,铁山的敌军不除,即便是抵达了大治,也是无法展开进攻的。
铁山与大治互为援引,攻首则尾至,要么同时对两处发起进攻,使其无暇他顾,要么必须先集中全力,拿下一处。
王得仁无奈,进退两难,于是选择在铁山向北十五里外安营扎寨,先陈兵观望。
......
九江,湖口县,总督府。
正堂之中,香薰缭绕。
书案之前,郑森正捧着一封家书在细细浏览。
这是郑芝龙从杭州差人送来的信,他已经抵达杭州,礼部仍以南安伯的规制迎接了他,并为他们在杭州置办了一处宅邸。
潞王也为他设宴,并在席间没有谈及旧事一字,反而对郑芝龙保全闽海大加赞赏。
郑森正看的出神,郑翼从堂外笑着走进。
“兄长,这叔父来信你可是看了好几遍了!”
闻郑翼之言,郑森一笑,将信收了起来,夹入了书中。
“翼弟,可有朝廷的消息?”
“还未有,真是令人心急。”
“是啊,大治失陷,焦征西的粮道阻塞,定南伯知会我,我也只能干着急。”
“应当是快了,再等等吧。”
郑森轻轻一叹,他身为闽督,潞王令他援赣的旨意已经完成,接下来是返回闽地镇守,还是另有安排,需要等待潞王的旨意才行。
在此之前,他不能擅动兵马,以防小人之口。
“对了,叔父在信中说,咱郑家许多的子弟被送入了国子监,朝廷这是何意?”
郑翼不禁好奇问道,国子监那是读书为官的地方,朝廷难不成还能允许郑家子弟做官?
郑森眼神一闪,这件事,确实令人奇怪。
按理来说,在杭州的郑家子弟都可以说是质子,能锦衣玉食,安稳过一辈子就已经不错了。
现在潞王将他们送入了国子监,令人有些捉摸不透。
“上意深奥,不必多想。”
郑森对郑翼说道,郑翼佯装拍嘴,哈哈一笑。
兄弟二人正说话之时,总督府外,行来了大队人马,旌旗林立,气势雄浑,当中还有一架马车。
总督府守卫迅速通报,郑森顿时起身,携郑翼匆匆出府。
前来的队伍在总督府门前止步,马车停在了正门前。
马车厢门打开,车上走下一人。
中年男子,身穿绯红官袍,胸前绣着麒麟补子,冠带庄严,面目和善。
他昂首打量了一番总督府,这时,郑森携郑翼匆匆出迎。
两人见来人的麒麟补服,皆心中一震,正一品或正二品高官!!
“福建总督郑森,拜见上官!”
郑森心中惊讶,这也太突然了,连个打前站来知会的人都没有,现在连这位正一品的高官是何人自己都不知晓。
男子如春风般一笑,伸手虚扶,郑森起身,这才打量起来人的模样。
俊朗坚毅,有书剑之气,不似寻常武人。
这时,在男子身后的队伍中,走来一名内侍。
“潞王有诏,闽督郑森听诏!”
郑森携郑翼当即跪受诏命,周遭明军皆行军礼。
内侍清了清嗓子,宣读了朱常淓的诏书。
“......江南大胜,赣闽复安,为地方和睦,政令清明,军民协调,特加右都御史张国维兵部尚书兼少保,总理赣闽湖广云贵等处备兵钱粮。”
“改大将军王翦任上将军,总督天下兵马,开府治事。”
“任蒙毅为征虏大将军,统辖闽赣诸军,练兵备战,相机北伐,恢复中都!”
“闽督郑森,援赣有功,赐袭南安伯,赠玉璧一双,赏千金,望再建奇功。”
......
内侍宣读完,将诏书交到了郑森手中,郑森拜谢起身。
再看当面之人之人,正是蒙毅。
他离开王辅臣后,水陆兼程,前往杭州,觐见朱常淓。
两人见面,一见如故,始皇帝龙心大悦,蒙氏二兄弟又复追随,实乃是天下幸事。
君臣二人长叙旧事,一夜唏嘘后,蒙毅以江西战事紧迫为由,请往江西做事。
始皇帝岂能亏待蒙毅,于是金口玉言,拜蒙毅为征虏大将军,直接全权统辖闽赣诸军。
张国维的兵权被直接转交给了蒙毅,而张国维也被加授少保,统辖六省钱粮备兵,可谓深得潞王信重。
而改任王翦为上将军,总督天下兵马,可谓是震惊朝野。
即便是一向稳重的内阁首辅姜曰广也因此向朱常淓上奏,望朱常淓三思。
但朱常淓只是安抚了一番姜曰广,并未多言。
......
接了诏书,郑森恭请自己这位新来的顶头上司入府。
众人在前堂内落座,蒙毅居上位,郑森与郑翼列坐于下。
“郑总督,赣地已复,不知你接下来有何谋划?”
“回大将军,武昌府大治县为寇突袭,如今失陷,定南伯率军去救,恐兵力不足,故下官欲将兵进入武昌,收复大治。”
郑森向蒙毅说道,怕蒙毅不知当下局势,郑森又简单介绍了一下双方当前的部署。
蒙毅微微一怔,没想到自己这一来一去,形势竟然发生了如此变化。
于是他立刻命人呈来舆图,在郑森的介绍下,了解了当下形势。
“焦征西率主力离去,金声桓又误中陈泰计谋,现在留在武昌的友军形势不妙。”
郑翼也在一旁出言说道。
于是,三人开始商议起了用兵之事。
正在这时,有塘马西来,送来了武昌失利的消息。
王之仁部全军覆没,死伤上将两员,副将汤执中也全军战死。
蒙毅看罢塘报,深感震惊,短短几日之内,清军竟然歼灭己方三万兵马,这等实力,不似之前。
郑森更是深感军情紧迫,于是对蒙毅说道:“大将军,大治若不收回,则焦征西粮道有危。”
“留守黄宗羲,麾下兵少,而大治险地环绕,易守难攻,陈泰夺取大治,必是有久持拖延之意。”
“清军应当是有援军南下,很可能已经距离湖北不远了。”
蒙毅点点头,他也是如此认为,思忖片刻,他便决定,全师进入武昌。
焦琏率主力兵行奇招,那这湖北,就交给他来攻略!
武昌乃是重镇,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兵家要地,必须赶在清军援兵到来之前,将其拿下。
兵贵神速,于是蒙毅令郑森率所部八万兵马,全军自湖口西进,过九江补给,然后直入武昌。
稍后,蒙毅又遣快马往南昌传达军令,调驻守吴城的参将刘汝魁率其部两万由太湖水师接应,泛湖北上,进驻湖口。
又调驻扎昌邑的总兵李锦率部北上,镇守九江。
完成部署后,蒙毅便离开了总督府,率领着朱常淓拨给他的一千直卫直接前往九江坐镇。
郑森送走蒙毅后,火速令左右铁骑营营将洪暄、林骥二人,为大军先锋,携带七日干粮,立刻出发前往阳新。
一个时辰后,闽兵出动,兵向武昌。
......
阳新县,东北。
方国安带着数百亲骑正在疾驰。
金牛镇翁之琪部战败的消息传来,陈泰的镶黄旗旗兵战力超乎异常,令方国安深感忧心。
他坐立难安,于是决定亲自侦查黄颡口镇,看看有无突破的可能。
黄颡口镇,盛产黄颡鱼,又为港口,故名黄颡口,是沿江一带有名的“花果之乡”、“鱼米之乡”。
镇西之荷山,临江而立,山峰俊秀,宛如笔架,俗称笔架山。镇东之侯家矶,耸塞江心,怪石嶙峋,是为奇观。
荷山之上,清军驻军在此,控扼山下通路。
镇子之南,已经壕沟拒马,层层而列,望之令人却步。
方国安靠近荷山之南,远远就看见了游荡的清军斥候。
举目望去,地势险要,荷山已经被清军占据,想要夺取,殊为不易。
逡巡观望片刻之后,方国安一阵长叹,这回真是让鞑子抓住了破绽,占尽了地利。
想要攻打大治,就必须先拔出它外围的清军阵地。
可是清军皆占山据险,只能攻山与其肉搏,火炮之力大减。
除非能有松山营那样的火炮规模,否则以京营的火炮装备和弹药储备,是无法覆盖山头的。
方国安无从下手,失望而归。
只能等到援军前来,才有望收取大治。
感谢居士的月票!
感谢书友的月票!!!谢谢支持!